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市中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探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月21日,记者来到市中区玉溪街道新华路社区西二巷院坝,干净的休闲广场,平整的马路,健身器材、路灯、绿化一应俱全。
居民代荣清说:“这几天,我们小区下水管道堵塞,我来请小邱帮忙处理,自从成立红色物业后,我们居民遇到什么事,都喜欢来这里寻求帮助,社区人员都会第一时间沟通解决。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新华路社区党委书记姜维斌介绍,如今小区有可喜的变化,党建引领起了关键作用,将“红色元素”全面贯穿小区自治过程,全面延伸网格党支部的神经末梢——党小组进小区、进物业、进楼栋;全面落实建立自治管理委员会,探索推进无物业老旧小区治理,创新推动“党小组 自管委 物服企业”的联动治理模式,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今年以来,在市中区、玉溪街道两级的指导下,新华路社区积极探索“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将“红色元素”融入“红色小区”建设各个方面,建立一批“红色阵地”——红色驿站、红色议事亭、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楼栋以及便民智慧停车场和文化广场,通过“红色元素”引领小区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建起四支“红色队伍”,即“红色物服人员”“红色管家”“红色文化广场管委会”“红色便民智慧停车场管委会”,为小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与此同时,该小区经过居民共议确定形成《停车场管理制度》《业主公约》《物管协议》等一系列制度,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不断强化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浓厚氛围。
新华路社区红色物业管理只是市中区的小小缩影。据了解市中区属于老城区,辖区内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较多。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治安状况不尽人意、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已经是无物业老旧小区的通病。但是由于小区老旧、基础薄弱、设施不配套等原因,又导致很多市场化物业公司不愿涉足。为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和多元共治难题,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和“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市中区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民生“十有行动”,建立健全“党群联动、政社共管、居民自治”工作机制,推行“清单式”改造,实现改造标准化、服务常态化、治理网格化。截至目前,投入1.4亿元实施6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成10个红色物业特色小区,惠及居民8300余户。
(杨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余力)
四川长安网简介 |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的版权声明 | | 联系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 | | | 投稿:sccaw@sina.com |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