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实政法保障
——专访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荣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绵阳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锚定“全国争先进、全省创一流、全市走前列、全警受点赞”目标,把握时代大势,坚持稳中求进,立足中心大局,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红线,谱写了新时代绵阳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面对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绵阳政法机关又将如何积极作为,奋力争当全省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让绵阳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针对上述问题,日前,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荣全接受了四川法治报记者的专访,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绵阳政法工作中的重点、亮点,回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绵阳政法工作将书写怎样的精彩篇章。
记者: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请问绵阳科技城是如何长期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的?
荣全: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在国家战略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全市政法系统始终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对安全稳定工作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将各类现实风险处于萌动灭于苗头。
一是坚决扛牢政法首责。近年来,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干一网五支五系”维护绵阳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运行高效,成效明显。全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全覆盖。依法打击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扎实开展网上网下意识形态斗争、着力深化反暴恐斗争等重点工作得以纵深推进。二是严格落实风险防控。全市已形成“政法主统、公安主战、信访主力、属地和行业部门主责”的新时期维稳信访工作模式,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演练和完善社会稳定应急处置预案,强化以战代练,以练促战,确保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三是夯实多元解纷止争基础。探索创立绵阳“1 3 n”社会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深化绵阳市“社会矛盾纠纷诉源治理联调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访调、公调、检调、诉非无缝衔接,建立了涵盖交通、金融、税务、医患等17个行业领域专业性调解组织96个,专家库14个,“名人调解室”47个,发展和培养了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1万余名,年平均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1万件。
四是筑牢公共安全防线。设立市扫黑除恶线索举报核查中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取得明显成效,工作得到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三箭齐发”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整治力度,始终保持对“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以及新型网络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整治力度,全面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铁腕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全市上下时刻保持警醒,树牢极限思维、底线思维,将工作落实到最小责任单元,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不断深化治安防控体系。近年来,绵阳市着力升级织密治安防控“五张网”,优化分级预警响应和“135”快反机制,探索“巡防处”一体化城乡巡控,有效管控特殊重点人员,强化消防、燃气、建筑等安全隐患常态治理,全流程监管寄递物流、危爆物品等行业,全市保持了刑事、治安警情双下降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
记者: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绵阳要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同时绵阳还提出要建设成“成渝副中心”。为护航发展建设,绵阳政法系统发挥了哪些作用?
荣全: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充分发挥政法服务保障职能,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依法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上提供有力保障。筹建科技城新区法务中心,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和金融法庭,着力统筹资源力量,强化统一思想认识,健全执法办案机制制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开展反不正当竞争纠纷,规制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到涉企违法犯罪报案、控告、举报受理查处实现100%。
二是在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上发挥最大作用。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查处黑恶势力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和妨碍企业生产经营犯罪活动。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制度,创新破产审判“四项机制”,落实快立、快审、快执涉企案件要求。加强“智慧执行”,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优的权益保护服务。认真落实好“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是在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上营造更优的法治环境。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出台了《绵阳市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36条措施》,真正让企业受益、受企业监督。组织政法系统扎实开展“绵阳市营商环境面对面”涉法涉诉专题座谈会,对全市所有企业涉法诉求全覆盖,一对一闭环处理。市级政法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进一步细化服务企业经营发展举措,极大地助力了绵阳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记者:今年以来,绵阳提出了“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绵阳政法系统将如何贡献力量?
荣全:今年以来,市委提出的“五市”战略为绵阳未来描绘出了美好蓝图,全市政法系统以“不等扬鞭自奋蹄”的政治自觉,在“着力四个强化”上取得实效,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着力强化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锻造一支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政法铁军。始终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把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全过程。扎实开展教育引导政法干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深化案件线索查办和顽瘴痼疾整治。切实注重抓源治本,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二是着力强化执法司法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聚焦科学配置权力,完善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政法机关工作体系、政法组织机构体系和司法责任制;聚焦规范运行权力,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权责一致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聚焦制约监督权力,持续深化内部制约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执法司法公开等不断深化改革,让改革更多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三是着力强化为民办实事,最大限度让人民群众有充足的获得感。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等工作模式,全面推行线上立案、网络拍卖及“指尖诉讼”“云庭审”“云调解”等便民举措,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事项跨平台、跨业务协同办理,进一步提高政法公共服务的质量。
四是着力强化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痛点难点,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深入开展守护群众“舌尖上”“脚底下”“钱袋子”安全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职能,依法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大力推进“团圆”行动,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和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司法服务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记者:绵阳政法系统做出了哪些具体部署,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荣全:做好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是贯穿2022年平安绵阳建设的主线,是全市上下必须全力以赴共同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一是坚持主动创稳,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绵阳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党的二十大期间维稳安保各项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主持召开全市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议。全市成立党的二十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总体部署、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推动“治重化积”专项工作,发挥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作用,推动矛盾问题域内解决。
二是坚持源头维稳,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从严压实“一把手”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维稳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最小单元,以每个细节的“零差错”,确保整体维稳工作的“零风险”。持续深入对各领域、各区域、各行业矛盾问题隐患进行全面摸排,实行台账式动态管理,逐项落实稳控服务措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三是坚持制度建稳,常怀忧患远虑意识。实行信息共享机制,部门及时联合联动联处,做到无缝衔接,同频共振,信息第一时间共享、预警第一时间落地、预防第一时间成效。实行每日调度机制,市委政法委牵头每日对重点工作调度两次,“点对点”督促工作落实。实行应急处置机制,市县两级严格执行值班备勤制度,确保一旦出现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妥善处置。
四要坚持依法治稳,树牢法律底线思维。按照“消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削能量”思路,实行分类施策,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帮扶、宣讲等方法,分层分类开展服务化解工作。强化法治思维,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真正发挥政法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陈媛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蒋京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