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守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
谱写新时代法治四川建设宏伟新篇章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辉煌历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拼搏实干,砥砺奋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主法治建设长足进步,法治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从“向阳改革”到建成全国首家“省级政务服务中心”,再到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提出和推动实施的“现代法务集聚区”,我省的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族人民按照“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全域开放、四向拓展”战略部署,坚持“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法治实践不断深化,法治良序总体形成,谱写了法治四川建设的恢弘篇章。
今年1月7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在会上强调,要着眼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纵深推进法治四川建设,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省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川蜀大地上,法治建设的崭新画卷正在激情绘就。
《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发布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省
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天下大治,起于法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地方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与此同步,我省的法治建设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展现出巨大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拓展法治领域、不断完善法治体系、不断深化依法治理、不断丰富法治实践,使法治成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坚强保障,成为老百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大依靠。
面对各类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顺应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如何将权力关进制度和法律的笼子里?对省情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判断后,省委得出结论:四川作为西部内陆省份,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任务艰巨,同时还面临改革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挑战,必须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来规范行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建设法治四川事关四川当前和未来长远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013年12月6日,《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一文指出,要把全省各个领域的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中来,全面提升依法治省的水平。同年12月25日,一部被业内人士称为“党的十八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在四川的具体化、实践化”的“法治总纲”——《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
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天宗评价道:“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地生根,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推进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法治建设就会沦为一句口号、一纸空文”。
以《纲要》为起点和蓝本,我省每年出台依法治省工作要点,明确当年依法治省的重点工作、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如今,我省正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今年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院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1年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7(2021)》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来,人民群众对我省的平安建设满意度达98.72%,政府透明、警务、检务、司法指数排名居全国前列,泸州市、成都市金牛区获得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命名。
天府中央法务区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提出和推动实施的法律服务聚集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村里有法律顾问,但遇上急事难事不可能随叫随到。现在好了,扫个码就找得到法律顾问的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的联系方式,还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咨询,非常方便!”彭州市九尺镇的肖大爷扫码登录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时说。
如今,在我省,老百姓遇事找法基本实现了“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这得益于覆盖城乡实体、网络、热线三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而在其背后,是逐渐形成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成都市深入推动依法调解,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探索建立了“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德阳市乐安社区探索形成了“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乐安模式;绵阳市涪城区铁牛街社区坚持以德育民,以文化人……近年来,我省在探索社会治理工作中,通过采取社会广泛参与体系建设的事前预防、立体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等措施,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四川格局。
民间纠纷,居间调解,无伤和气。西方人曾把中国的调解手段称为“东方经验”,赞誉有加。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2009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大调解”工作体系,创新构建“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多元化解新模式,着力推进诉源治理。2015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我省多地大胆创新,探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从城市社区到工厂车间,从乡村的田间地头到一个个公安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健全以党建引领、公调对接、诉源治理、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枫桥经验”。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省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发展,聚焦“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任务,以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涉法务全链条服务等功能,不断探索国际化商事争端化解新路径。
当前,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正在我省各地全面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黄瓦街派出所通过“商居联盟”等,实现了社区的多元共治和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
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安邦治国的基石,更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如今,我省依法行政不断升级,实现了从“全能政府”到“责任政府”再到“法治政府”的跨越。
近年来,我省在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路径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2001年,我省建成并运行全国首家省级政务服务中心。2007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并联审批。2008年,成都市武侯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33证合一”,让90%以上省本级实施的行政许可等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枚印章”管审批,大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和便民度。2010年,省政府制定发布《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荣获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既没花车船费,又没耽误工作,太方便了。”感受到“最多跑一次”便利的蓬安县相如镇村民石辉晒图发朋友圈,收获众多点赞。由“繁”到“简”,带来的是群众满意度的提升、营商环境的优化、社会活力的释放。
法治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奋勇争先。2013年,制定《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从依法执政、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等方面对法治四川建设作出总体规划。2014年,省委作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为我省落实中央依法治国方略提供行动指南。2015年,我省出台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办法,成为检验依法治省落地落实情况的“度量衡”。
一系列制度规划构建起依法治省的“四梁八柱”,推动依法治省始终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不断深入推进。坚持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夯实治蜀兴川的法治根基,积蓄善治之力。
立良法以行善治,《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成为全国第一部贯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的地方性立法,“立”出了四川特色;《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施行,是我省第一部流域保护类省级地方性法规;《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第一次将农村居民饮水用水纳入法治轨道;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将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广汉市法院建成的全省首个“24小时自助法院”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拓展了法院提供司法服务的时间和空间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践行这一承诺,近年来,我省政法机关不懈努力着。
我省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完善信息化审判管理机制。此外,我省还是全国唯一连续13年常态化开展服刑人员离监探亲的省份。这些都是我省司法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见证。针对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我省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全省三级政法机关齐推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改革,建成全国首家跨区域、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大力推进现代科技手段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全省建成跨部门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实现政法部门办案平台全联通,电子卷宗网上流转。
除了有力的配合,还需有效的制约。在容易滋生司法腐败的刑罚执行领域,检察机关全面开展监狱巡回检察试点,由派驻检察室与巡回检察组各司其职,共同开展监狱检察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线索、提出整改意见。
我省还始终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全面深化政法公共服务改革,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
“出入有境、服务无境”,在自贡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办理护照时,照片免费拍,拍到满意再提交,此举深受群众欢迎。以打造“最强服务”为导向,全省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推行“一门办”“全科办”“集中办”“自助办”,打造“15分钟服务圈”,超过90%的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司法行政系统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发法律服务共享平台“丝法通”,打造西部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涉外法律服务。
我省全面深化政法公共服务改革,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法律公共服务
多措并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声响,九龙县高级中学模拟法庭活动拉开序幕,学生们真实还原所选案例的庭审全过程,旁听的同学们对这堂生动的法律课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今年的“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升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九龙县人民法院“正义雪莲”女子巡回法庭走进校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厉行法治,普法须先行。省委作出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四川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突出抓好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七进”工作。
随着全省“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开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省级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被明确。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角)、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教育基地不断“配齐”的同时,还培养了近50万名“法律明白人”,全民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大幅提高。
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把“法律七进”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才能入脑入心。“陈某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并将她刺伤,娘家人说要报复,这样做对吗?”洪雅县法院、妇联等部门的义务普法员,在陈某所在的村,为几百名村民开展“以案说法”。司法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各地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把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结合起来,寓法制宣传于法律服务之中,通过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在甘孜州石渠县洛须镇坚守40年的“马背法官”罗江益,40年来坚持骑马送法下乡,让村民渐渐树立起对法院、对法治的信任。过去,一旦发生纠纷,村民们往往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而现在,草原上、田地间“有纠纷就去法院”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信仰浸润人心,我省各地全民守法的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社会新风扑面。
从“不知法、不懂法、不信法”到“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再到“信仰法治、尊崇法治、捍卫法治”,通过持续开展的法治宣传教育,全省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持续增强,为治蜀兴川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路走来,全省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法治四川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筚路蓝缕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下一步,我省将攻坚破难,奋勇争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
“四川省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启动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文/图